酱香型白酒酿制工艺为什么要选在重阳下沙?首先,重阳节,是丰收的季节,也是新一轮生产秩序的原点。而对于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“匠久道”酱香白酒而言,重阳就是一年的开始。所有当年、来年的生产工作和计划都以重阳节为波浪的关注,依次展开。
其次,是这个时候的红缨子高粱已经成熟收仓,也满足了酿酒对原料的需求,可谓是顺应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时候。
然后,因重阳节前后,茅台镇气温稳定在25度左右,适宜微生物发酵。而且夏季雨多,水土流失造成水质不好,且气温高达35至40度。而高粱淀粉含量高,如收堆、下窖升温过猛,生酸幅度过大,不利于酿酒十大酱香酒,九月初九开始下沙,窖期为30天,春节之前烤完一次酒,立春后,气温开始回升,到烤三、四次酒的时候,气温特别适宜于酱香白酒酿造。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历经润沙、蒸煮、发酵等步骤。
润沙,是为了严格操作每个环节必须要做到精细化,用沸水与“沙”拌匀,让沙能够容易熟透后,上甑即将润好的高粱,装入甑内,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任务,圆汽后蒸三小时左右,约有70%左右的原料蒸熟,即可出甑。
在12大香型白酒中,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较为复杂,而且是在端午踩曲,重阳投料,一年之内经过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然后在酒窖里发酵三年以上,再经过勾兑、调配一直到出厂销售至少需要五年时间,所以好酒都是用时间和耐心酿造出来。另外,酱香酒主要是以小麦、水、高粱为原料,采用传统酱香工艺酿造,其具有酱香突出、酒体丰厚醇厚、香而不艳、低而不淡、空杯余香、好喝、不上头、不口干等特点。
酱香酒以酱香为主,略有焦香但不辣,香味细腻、复杂、幽雅细致、杯中香气持久不散,次日的杯中都会有酒香。而且酱香酒在整个酿造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的香气、香味等外来物质。除此,酱香酒在酿造过程中,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,如酱香白酒酒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、酸类物质、SOD与金属硫蛋白等健康物质。